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65篇
  免费   1025篇
  国内免费   1394篇
测绘学   284篇
大气科学   926篇
地球物理   1409篇
地质学   2280篇
海洋学   632篇
天文学   101篇
综合类   327篇
自然地理   925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208篇
  2021年   205篇
  2020年   255篇
  2019年   213篇
  2018年   204篇
  2017年   230篇
  2016年   220篇
  2015年   273篇
  2014年   313篇
  2013年   279篇
  2012年   315篇
  2011年   356篇
  2010年   280篇
  2009年   338篇
  2008年   290篇
  2007年   329篇
  2006年   336篇
  2005年   301篇
  2004年   257篇
  2003年   223篇
  2002年   197篇
  2001年   151篇
  2000年   157篇
  1999年   114篇
  1998年   133篇
  1997年   109篇
  1996年   92篇
  1995年   78篇
  1994年   76篇
  1993年   79篇
  1992年   52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3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992.
采用振动台物理模拟试验方法,以4种不同覆土厚度的层状边坡模型为研究对象,水平输入振幅逐渐增大的正弦波加速度,分析了结构面上覆不同厚度土层对动力作用下边坡的稳定影响.研究了在动力作用下边坡的破坏位置和性质、破坏形式及最危险覆土厚度,验证了坡面放大效应与高程的关系,采用MIDAS/GTS软件对模型试验进行振型分析,分析了模型边坡的自振频率与覆土厚度的变化关系.试验结果表明:①模型破坏时最先出现的裂缝在边坡的中上部,且6 cm覆土厚度的模型对振动的响应最大,对应到实际工程中时12m厚度土层覆盖的边坡是最应该注意防护的.②不同厚度的土层破坏的形式不同:当土层厚度较薄时模型破坏较迅速,基本沿结构面发生整体滑动破坏,且滑动呈现一定的流体特性;当覆土较厚时裂缝先在模型中上部出现,随着振动的持续裂缝继续发展,最后发生整体性崩塌.③随着高程的增加峰值加速度总体呈放大趋势,但最大值出现在边坡中上部而非坡顶,说明不仅均质边坡有加速度的高程放大效应,层状边坡也具有加速度的高程放大效应.  相似文献   
993.
“十五”期间建设并投入试运行的中国数字强震动台网云南区域台网有20多个强震动台站记录到宁洱6.4级地震产生的地面运动。但值得注意的是,位于实地考察得到的Ⅵ度以上烈度区内或者其附近的4个强震台站,从加速度峰值、速度峰值与烈度的对应关系来看,与实际震害现象反映出的烈度有一定差异。究其原因,地震动幅值的大小和震级的大小有着直接的关系,但同时也和地震波的传播途径及场地条件等因素有关。因此,从场地因素的角度出发,从覆盖土层、地形地貌和地质构造条件等方面对造成强震动记录值偏大的原因进行了调查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今后云南地区地震动研究场地影响的考虑提出了一些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994.
995.
正压流体中,从准地转位涡方程出发采用摄动方法和时空伸长变换推导了在缓变地形下β效应的Rossby代数孤立波方程,得到Rossby波振幅满足带有缓变地形非齐次Benjamin-Davis-Ono(BDO)方程的结论.通过分析孤立Rossby波振幅的演变,指出了β效应、地形效应是诱导Rossby孤立波产生的重要因素,说明了在缓变地形强迫效应和非线性作用相平衡的假定下,Rossby孤立波振幅的演变满足非齐次BDO方程,给出在切变基本气流下缓变地形和正压流体中Rossby波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996.
由于长排列广角地震采集中必定存在超临界角的广角反射信息,广角反射信息相对临界角内反射信息存在随偏移距变化的时移现象.本文研究了去广角效应下的走时反演成像,并将其应用到东南屯溪—温州的宽角地震资料.通过拾取中国东南屯溪—温州剖面宽角实际地震资料中P波垂直分量拾取到的反射P波走时,继而使用遗传反演方法进行处理,得到了该区丰乐、新安江、松阳、青田以及洞头五炮去广角效应与未考虑广角效应情况下的一维速度深度曲线,并对比了去广角效应前后的地壳结构界面形态.结果表明,广角效应去除前后影响主要体现在壳内层速度差异,地壳浅层界面深度的广角效应明显强于深层界面.  相似文献   
997.
超声激励低渗煤层甲烷增透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超声激励增透煤层是一种不受甲烷储层地质条件和气源特性限制,具有普遍应用价值的增采技术.但由于煤岩致密、裂隙发育,煤岩孔隙度存在多尺度效应,受储层介质尺度效应影响的增透促吸机理尚不明确.本文通过CT观测实验和渗透率测定实验,对超声波作用下煤样不同尺度裂隙发展规律进行了分析,对比测定超声作用煤样渗透率变化规律,建立了超声增透煤层甲烷渗透率的修正公式.研究结果表明:CT观测实验很好地证明了超声的机械震碎作用;在声场衰减范围内,煤体损伤和机械震碎作用明显;超声波作用后的煤层渗透率有平均135%~169%的提高.研究工作为超声激励增加煤层的渗透率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998.
Very fine samples from the mineralized zones of the Jacupiranga complex at the Cajati mine were selected for crystallographic identification of Ti-magnesioferrite (TMf) nanostructures embedded in titanomagnetite (TM) using high-resolution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A magnetic concentrate obtained of pyroxenite samples (sites 4 to 7) was reduced and divided into fractions of distinct range sizes: 26±2 μm, 19±1 μm, 13±1 μm, 9±1 μm, 6±1 μm and 6-0.1 μm. The mineralized samples of carbonatite and pyroxenite were characterized by X-ray diffraction, transmitted and reflected light microscope,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with multielemental analysis. The finest magnetic concentrate sample (MC6) was analyzed under high-resolution transmitted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and high angle annular dark field and Raman spectroscopy. Magnetic properties were measured for the distinct granulometric fractions, showing drastic changes when grain sizes go beyond the frontier from micro to nanometer sizes. Frequency-dependent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percentage (÷fd%) report higher values (10.2%) for the finer fractions (6±1 μm and 6-0.1 μm) attributed to dominant fractions of superparamagnetic particles. Nanometer and < 6 μm grain size TMf in TM particles require a magnetic field up to 249 mT to reach saturation during the isothermal remanent magnetization experiment. Coercivity and remanent magnetization of these samples increase when the particle size decreases, probably due to parallel coupling effects.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versus temperature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two times on the same (< 35 nm) sample, showing that the repetition during the second heating is probably due to the formation of new TMf nanoparticles and growth of those already present during the first heating process.  相似文献   
999.
滑坡稳定性评价中地震作用力计算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目前国内外在滑坡地震稳定性评价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实际应用情况,指出地质矿产行业规范在采用静力法计算地震力时没有乘以0.25的综合影响系数,和其它规范的差别是巨大的.分析后认为这个规定是值得商榷的.最后根据宏观震害现象提出易引起滑坡的地质情况并对其进行了分析,为滑坡治理工程设计和以后的规范修编提供了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